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73章 芦衣顺母(第1页)

从此,长公主的住处明里暗里都对刘泽明开放了,他每次都以为是自己轻功卓绝,无人现,其实私下赵祯给秦瀚下过命令,如果是这位暖暖姑娘来看长公主,就放行。

从一开始的一月两三次到慢慢的每隔一两天就来一次,还会给长公主带民间小吃和小玩意。暖暖姐姐和小柔就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。

刘泽明每次都会给小柔讲一些小故事,但是他自己读过的书也不多,讲来讲去也就一本《论语》,只不过刘泽明不知道小柔是长公主,也是故意不问的,就想简单的交个朋友,没有那些个繁文缛节,不会像其他人那样趋炎附势,他们的交往就像普通人家的姐姐和妹妹,轻松而快乐。所以刘泽明讲什么,小柔都能听得进去,毕竟刘泽明没有抱有什么目的,是自内心的对她好,小孩子都能感受到的。

一日,刘泽明给小柔带了糖葫芦,小柔开心极了,一边吃着糖葫芦一边认真的听李泽明讲故事。

刘泽明讲道“咱们今天讲讲颜回,是孔子最喜欢的弟子。”

“嗯嗯”小柔一边点头一边继续啃糖葫芦。

刘泽明站起身来,把手背在身后,学着夫子的样子一本正经地背道“子曰‘吾与回言终日,不违,如愚。退而省其私,亦足以,回也不愚。’”

“什么意思啊?”小柔眨着大眼睛问道。

刘泽明坐到小柔的面前说道“意思是孔子说‘我整天对颜回讲学,他从不提出什么反对意见,像个蠢人。等他退下,我观察他私下里同别人讨论时,却能挥我所讲的,可见颜回他并不愚笨呀!’说明颜回不仅学堂上学会了孔子教的知识,课下还去辅导其他的同门,能够学以致用。”

又一日讲子曰“贤哉回也!一箪食,一瓢饮,在陋巷,人不堪其忧,回也不改其乐。贤哉,回也!”孔子说“真是个大贤人啊,颜回!用一个竹筐盛饭,用一只瓢喝水,住在简陋的巷子里。别人都忍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,颜回却能照样快活。真是个大贤人啊,颜回!”

几次下来,小柔对《论语》越来越感兴趣,还专门找来读,这一切都让赵祯知道了,赵祯问张茂则“真的是她自己主动找《论语》来读的?”

张茂则拱手答道“是,公主确实是听暖暖姑娘讲了几次《论语》的内容,就命人取了全套来读,读不懂的地方还主动请教了课教先生。”

“不错,这个暖暖姑娘确实有本事,以前柔儿怎么都学不进去,这次居然主动学习。”赵祯高兴的点点头,“近日她可还讲了其他什么学问?”

“这。。。。。。”张茂则思考了一下,回答道“启禀官家,暖暖姑娘说过自己读书也不多,好像只读过《论语》,因此,近日还是在给长公主讲《论语》。”

“一本《论语》她能讲这么久?”赵祯好奇地问道。

张茂则答道“据下面的人回禀,暖暖姑娘每次只讲一两句孔圣人的话,但每次都像讲故事一般,浅显易懂,公主自然爱听。”

赵祯又问道“那她下次什么时候回来,朕伪装一番悄悄去听一回。”

一直安静在旁的秦瀚拱手回禀道“暖暖姑娘每次进宫的时间都不太固定,兴许是跟长公主约好的,但近日大多是在申时。”

“好,那就明日申时去瞧瞧。”赵祯愉快的做了决定。

第二日申时,刘泽明如约而至,今日小柔主动提问道“暖暖,‘夫人不言,言必有中’是什么意思啊?”

刘泽明笑着说道“意思是这个人平日里不大开口,一开口一定中肯。成语‘言必有中’就出自这句,意思是说一个人说话总能说到重点。这句话呢,是孔子夸弟子闵子骞的,关于闵子骞还有一个‘芦衣顺母’的故事。”

小柔赶紧给刘泽明倒了一杯茶水,说到“暖暖姐姐先喝口茶,再慢慢讲于我听。”

“小柔真贴心”说着刘泽明喝了一口茶,讲道“闵子骞从小就没了母亲,父亲续弦,继母生了两个儿子,就对非亲生的闵子骞区别对待。有一年冬季,继母做了三件棉衣,但是此棉衣分两种,一种里面塞满了棉花,厚实而暖和,另一种里面塞满了芦花,看着鼓鼓的,实则漏风不保暖,自然这件芦花的款棉衣就穿到了闵子骞的身上。”

“那他是不是很冷啊?”小柔问道。

“自然是冻得抖啊”刘泽明继续讲道,“不过,闵子骞为了家庭的和睦,选择自己忍受,不和别人说。有一次,闵子骞的父亲带着三兄弟去办事,走到半道牛车走不动了,父亲就让他下去拉车,闵子骞浑身都冻僵了拉不动车,父亲以为他偷懒,便用小鞭子抽他,棉衣被抽破,露出了里面的芦花,父亲才知道了闵子骞在家受的委屈。父亲气的要休妻,闵子骞一番劝说,终于父亲被劝好,选择了原谅。继母经过此事也改正了错误,最后也真心对待闵子骞了。好了,故事听完了,那我问问小柔,你觉得闵子骞是怎么劝父亲不要休妻的?”

小柔摸摸自己的脑袋说道“会不会说父亲休妻了自己又是没有娘的孩子了?”

“小柔真聪明啊”刘泽明捧着小柔的脸揉了揉,“这个答案就是今日的正确答案。”小柔也开心的“咯咯”的笑着。

屏风后面的赵祯忍不住问道“为何是今日的正确答案?难道柔儿答错了?”

张茂则和秦瀚也不清楚,便都诚实地摇摇头。

喜欢一心二意请大家收藏一心二意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。

www.rywoool.com 传奇小说
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
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