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52节(第1页)

程修竹这次来不仅是为了儿子的亲事,还给张家带来了一个好消息,当初福宝送上去的红薯,经过大司农等人尝试确认,已经肯定这东西可以成为老百姓一种日常食用的食物。

专研农业的大司农有更多的条件去判断红薯的长势,产量,红薯的产量和可种植范围比现今的任何一种农作物都多,加上程家人在其中运作,当今圣上给张家送了一块匾额,仁孝之家。

所以这一次程修竹来的动静不可谓不大,身边还跟了官府的人,到桃花村的时候,不少人都被吓得不轻。

老百姓天然对官府就敬畏,更别说现在这么大的阵势,等看到又是往张家去的时候,就有人嘀咕,这张家是又出了什么事。

这一次来桃花村的可不是祁县当地的小捕快,还有州郡的,领头的看上去竟然是个面白无须的宫人,再看到平时在县里一个个昂着头的衙役现在只能做些琐事,就知道这次的情况不简单。

不管于公于私程修竹都尽量给张家做了面子,于是没多久就有村民打听到,张家的那个孙女福宝发现了一种叫做红薯的农作物,产量高可种植范围广,当今圣上念她一片仁善之心,特给张家赐了仁孝之家的匾额。

人群当下就哗然起来,对桃花村的人来说,别说皇帝了,就连县太爷都没几个人见到过。当下跑去给张家道喜送信的,羡慕嫉妒的,每个人都掩饰不住自己的震惊,一时间可以从中看到人生百态。

村子里的里正和村长得知了消息,专门等在张家,希望能见到京中来的侯爷,这可是他们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官,一个个红光满面,像是一下子年轻了十岁,怕两人太过激动出事,来福还专门出来,给两人扎了一针,确保不会因为看到京中的大人物激动的晕过去。

桃花村不大,从村头到村尾也就两柱香的功夫,前面早有人告诉张家人要怎么办,所以公公宣读了圣上的口谕,又让人挂上匾额的过程十分顺利。

围观的众人一个个面色通红,就和这是自己家的喜事一样,一个个都围着想看看京中来的贵人长得什么样子,至于宫中出来的公公,人们多是敬畏,并不敢议论偷看。

福宝是站在最前面的,看的也最清楚,说到底皇帝会赐下整个匾额是因为福宝上交的红薯,于情于理她都需要站在前面感受一下皇恩浩荡。

福宝也没想到自己不过是做了件小事,就闹出了这么大的动静,不过这对张家来说是件好事。有了这块圣上恩赐的匾额,一些有坏心思的人想要打张家的主意就得掂量掂量。

人群中一个小厮模样的人眼神惊慌,好在周围人多,并没有人发现他的异样。只有福宝在系统的检测下,多看了对方两眼。

“侯爷,这真的是皇上赐的?”张老头这会还有点不敢相信。怎么好好的他家就得到了这么大的恩赐,这可比老张家的祖坟冒青烟还要值得人高兴的事。

“自然,若非如此,本候爷不敢惊动当地的州府,王公公更是亲自前来,陛下记着张家的功劳呢,福宝可真厉害。”前面还是场面的解释话,后面就是夸奖福宝了,还不着痕迹的拍了王公公的马屁。

对于儿子想要娶福宝,两夫妻早有准备,从当初儿子被救下,就日日不忘他的福宝妹妹,看到什么东西,都要看看能不能给福宝用,有时候,他们夫妻两个都会吃醋。

更别提这次受伤,若是留在京城,明明可以更得皇上的好感,儿子却以需要修养,侯府风头太过为由跑到了桃花村,两夫妻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。

程修竹之前的身份听着厉害,丞相的儿子,可没有什么用处,特别他还是一个没有姨娘的庶子,要不是儿子聪慧,他如今恐怕早就被相府那群人逼死了。

除去了丞相儿子这层身份,程修竹自觉自己和普通老百姓没什么不同,也不觉得儿子娶个农家女有什么,或许皇帝更乐意看到这样的情况。

“谢谢侯爷,福宝不过是做了件应做的小事,是今上厚爱百姓,才有了我们张家这份荣光。”福宝不骄不躁的脆声道。

她这番话让程修竹多注意了眼前的小女孩两眼,比起当年的那次见面,小女孩已经抽条长大,容貌甜美,精致漂亮,就连他见惯了京中贵女,也不得不承认,在容貌上,除了前几年回京的琳琅郡主赵嫣,没有谁能比得上眼前这少女。

“好孩子。”程修竹赞了一句,福宝会说话是好事,哪怕只是场面话,在跟着来的太监心中也会有个好印象。

有程修竹在,程青珏也很快赶来了,两人在中间做了引导,前来传旨的太监对张家的表现还算满意,在张家坐了坐,福宝让家里人把果园的水果送上了不少,还给今天前来的人一人准备了一些水果,银子,总算是满意的将这批人送走。

等到皇上的人走后,就是张家的热闹了,今天这种高兴事,以程家父子的身份不适合待在张家,再说程修竹刚来,也要和儿子互相消息,所以喝了杯茶就告辞了。

张家出了这样天大的好事,出嫁女没多久都得到消息回来恭贺,村子里的人更是络绎不绝,张老头高兴的当即表示张家开三天流水席庆贺,迎来了众人的拍手叫好。

第94章定亲

张家办了三天流水席,不但自己的亲戚朋友和附近村里人来凑热闹,就连县里的一些人物也来了,让来张家帮忙的人都开了眼界。

先是县太爷,如今的县太爷是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,在任两年多,之前一直都是不温不火,若无意外,他之后在户部的评价应该是普通,之后有可能连任,也可能去其他相差不大的县里。

现在就不同,在他在任的时候,出了个皇上亲自褒扬的人家,哪怕只是口头上称赞,也足以在他的履历里添上一笔,让他三年期满之后有个好去处。

县令是真心高兴,就连他都到了张家,其他人自然也不例外,不管心中怎么想,面子上都是带着笑。

祁县的大商户不多,基本是王柳两家把持了县里近七成的铺面,说起来柳家还和张家有些关系,当初张长根失忆之时,招惹到了一个京官的女儿,对方用的借口就是和柳家是故交。

之后张长根和柳家的二公子还曾有过一番交际,现在见面也能说上两句。

www.rywoool.com 传奇小说
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
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